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200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重臣病逝,虽非国丧,也是大悲不举乐,国君辞宴,正合礼制。元老们岂能不明白这传统的规矩?于是便纷纷散去,到两府奔丧吊唁去了。

秦孝公在书房将自己关了半日,反复权衡,觉得嬴虔、甘龙既死,旧贵族元老们已经失去了旗帜,很难再掀起什么风浪。至于放逐的那个公孙贾,车英已经禀报了他在刑私逃的事。这种罪上加罪的重犯,本身不可能具有任何号召力,也不可能对嬴驷产生影响。再说,公孙贾本人毕竟长期做文职大臣,在重视武职与家世的老秦贵族中素来没有威望,尚不如孟西白三族的将领们有根基。只要大势不乱,这样的罪犯回到秦国就无异于自投罗网。况且,也该给嬴驷和商君他们留一些“开手”的事做,未必自己都收拾得干干净净。既然如此,再杀那些元老贵族已经没有什么必要,不如留着他们,逐渐的化为国人庶民便了。

当夜,秦孝公密令车英取缔紧急部署,从咸阳宫撤出伏兵。

三日后,当嬴驷回到咸阳时,秦孝公又开始发热了。

嬴驷探视病情时,秦孝公脸泛红潮虚汗涔涔仿佛身处盛夏酷暑一般,看着嬴驷竟是喘息不已,“七国特使,来了,找,商君……”

嬴驷郁郁回到太子府,却并没有立即去见商鞅。看来,公父这次不可能再出现神奇的康复了。公父病逝前的这段时日,是最微妙紧张的日子,他不想在这段时日主动过问国事。他想不动声色的看一看各种人物在这段时日的动作,好做到胸有成算。大事有商鞅顶着,绝不会出现混乱。他最担心的,倒是只有他能嗅到的那股危险气息。公父这次将他留在终南山,他立即敏感到咸阳将要发生重大事变。但是,公父不说,他就绝然不问。长期隐名埋姓历经屈辱磨练出的深沉性格,使他不愿轻易暴露自己的真实想法。不该知道的不问,该知道的少问。这就是他回到咸阳宫所抱定的主意。从终南山回来,他已经意识到那场大事变并没有发生,唯一的变化,是伯父嬴虔和老太师甘龙突然死了。府中总管给他说完了几天内咸阳宫的大小事件,他已经隐隐约约的明白了公父想要做的事情和将他留在终南山的苦心。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