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230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透过现象看本质,蒋史两人不同的理念主要归咎于四个方面:首先,近代中国领导人始终认为中国是西方帝国主义下的牺牲者,他们欢迎像美国这样的盟军来对抗日本,夺回中国失去的领土,并且建立一个现代化的新中国,能够在平等的基础上与西方国家交往。史迪威对于中国现状与对日抗战却有完全不同的认知与看法。他看到中国内部持续战乱,而且先前在中国担任驻华武官的经历,使他对中国的民主化和改革几乎不抱希望。第二,史迪威的首要任务在于阻挡日军进入缅甸,他的注意力过多集中在缅甸,催促蒋提供更多的军事与人力资源。然而蒋身为国民政府的领导人,需要保卫整个中国,而不能只单独考虑缅甸。第三,两人对于对抗日军的战略也不相同。对于中国来说,抗战的首要任务是收复失地,统一国家,而美方的主要看法却是支持国民政府在战争中挺住,以牵制日本大军。第四。史迪威看不起蒋手下的众多将军。他向蒋抱怨中国军官地素质太差,认为中国将领能力乃“二流”,并告诫蒋如果他依然把大量军务交给这样的将军,“那将是白费力气”,且将会“在美英诸盟国之间,产生极为不良的印象”。

有如上因素,吾人也就不足为奇为什么史迪威和国民政府领导层的关系是如此恶劣,而且越来越糟糕。当蒋得知史迪威设法联系延安的共产党。并想邀请他们加入国军以对抗日军时。蒋尤为恼火。蒋认为这个建议“太过分”。触碰到了他与国民党官员的禁忌。随后在讨论使用美国空军于中国战区和利用更多军力为盟军收复缅甸这两个议题时,双方矛盾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蒋极力争辩空军用于缅甸也用于中国,而史迪威在美国国防部长马歇尔将军的大力支持下,强烈反对蒋地看法。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