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53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中关村已今非昔比,冷不丁地从低矮的门市堆里耸起一座座高楼,好像是一场春雨过后,乱草掩映的竹林里横里竖里长出鲜嫩的竹笋来一样。这里是电脑的集贸地,稍微懂点电脑常识的人都纷纷集在这里,五吆六喝,硬是把从台湾、香港走私进来的水货打了名牌标签,大肆兜售。中科院最重要的几个所在这里,北大、清华、人大等高楼簇拥着它。这是中国知识密度最高的地区,现在已经形成了浓郁的科技气息。每天,都有外地来的大卡车把从外地拉来的元件组装成的电脑成批地拉到外地去。人们所知道的,是方正的排版系统、王永民的五笔字型、四通牌针式打印机。至于那高楼大厦里正在进行着什么高科技成果研究,大公司是讳莫如深的,像国家安全部门的一样神秘莫测。普通市民一听是电脑,便以为是高科技。这科技含量到底有多高?似乎还没有人下过定义。

中关村是个谜。报章上的长篇大论告诉人们,中关村是中国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象征。只有科教才能兴国。所以,有人把中关村比喻成一个窗口,是“中国的硅谷”。

中关村像一块大磁铁,强烈地吸引着全国人才。李思城今天要找的方恒教授,就是自己摔了饭碗跑到中关村搞科研的。

方恒是个“单干户”。在北京几年,他曾出任过几个公司的总工程师,但最后觉得受不了那种卡分卡秒的约束,遂弃了工作,自己弄台电脑,寻一间小屋,啃几块面包,静心搞他的项目,经常像牛顿一样忘了吃饭。他以前的研究成果,怪骇人的,曾获得国家级的奖。省部级的成果奖,他都把它扔进箱子里,不管。带在身边的,却是乱翻翻的图纸资料。搞集成电路出身的方恒,满脑子考虑的不是如何赚钱,而是怎样把那些细微得只有针尖大的线路通过拆分组合,形成威力无比的系统,进入电脑程序。每次,他都苦口婆心地给李思城讲他的思路。虽是用中文讲,但李思城觉得那全是英文,越听头越大。方恒讲自己的专业时行云流水,简直是个语言天才,但平时他的社交活动中却经常结巴,一个十分简单的问题,他总是说不清。与陌生人讲话,更是提心吊胆,怕人家把他一嘴吃了似的。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