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49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这番喝斥与其说是针对摩西,还不如说是面对全体以色列百姓的公开宣言和声讨檄文!他们和摩西的决裂从此由隐蔽走向彻底明朗化。

此时的大丹和亚比兰可能还天真地以为摩西已经被可拉他们围困住,现在是找他们求和的。既然那边已经打响,这边不赶快表明态度、扩张势力,等到可拉众星捧月地下山,自己就没得好处了。大丹和亚比兰匆匆表态,大概也有这一层的意思。

如果大丹和亚比兰知道,摩西一句话就成功地把可拉带去的那些人分化瓦解,恐怕他们会就此装聋作哑了。可惜得很,他们的时代信息流通很差,难以时时监控事态的发展。错误的信息量往往会导致错误的判断和决策。如今,做出错误决策的大丹和亚比兰正朝着自己的坟墓奔跑。

日期:2006-10-27 17:34:33

当你想要彻底否定一个人,如果单从细节上否定他,那么不但会事与愿违反而会徒招讥诮与蔑视。这一点上,鸿门宴上的刘邦最清楚——大礼不辞小让——为了保汉王一命,中途逃宴也是可以理解的。当然,积毁销骨的事情也不是没有。比如那个三国时代被董卓找茬废掉的少年皇帝——少帝刘辨,据董卓让李儒搞得那么一份东西说:“帝天资轻佻,威仪不恪,居丧慢惰:否德既彰,有忝大位。皇太后教无母仪,统政荒乱。”意思是说:这个小皇帝十分的不称职,不端庄不沉稳,而且连小皇帝的亲妈也骂了:基本上就是没个太后样子。总之就是一团糟。废掉皇帝还不算完,他还来个斩草除根,把小皇帝连同废掉的太后一起毒死了。可这些小小的细节难道是可以成为废掉并且杀害皇帝母子的理由?人心之中自有公理。可是在那个军阀掌握话语权的时代,刀枪的权威性绝对大于公理人心。虽然从此之后骁勇善战的董卓众叛亲离,最后落得个死无全尸的结局,但是对于那个被弄下台的可怜小孩子,不公平也是实实在在的。因此,董卓的罪证之一就有这条。可见,一味追求细节是打不倒人的。董卓给了后世的阴谋家们一个很好的反例。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