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50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如果从更深一步的层次来分析,这种选择则是一种保守心理和超越心理的神奇对接。十九世纪封建王朝没落之后,集权式的社会和经济管理模式似乎已经宣告无路可走。但是,废旧立新永远是人类社会最难最难的功课。不管是传统思维的惯性也罢,不管是既得利益集团的抵触也罢,反正变革阻力是很大的,阵痛是难免的。然而你想不落伍,你想活下去,就必须这样做。正在进退维谷之间,突然发现,原来集权模式同样可以打造世界强国,而且还可以更快、更有效地打造世界强国。这就像一个生性酷爱喝酒的人,正在为了健康原因被迫戒酒时,突然被告知,根据专家最新研究结果,喝酒不仅不用戒而且还有利于身体健康。

不光是中国。上面的两个深层次分析也适用于伊斯兰和印度文化区。许多国家也选择了计划经济的发展思路。比如印度,尼赫鲁提倡的所谓印度式的社会主义,就是欧美式的选举民主加上苏联式的计划经济(当然他的计划经济在实施中没有苏联那么绝对化)。埃及的纳赛尔也有一套经济政策,大同小异。利比亚、阿尔及利亚、也门、伊拉克等等众多伊斯兰国家,在国家经济管理中也使用了计划经济的手段。(我了解的不多,其实在六七十年代世界上这种国家很多)。

其实,自由主义和集权主义两种经济发展思路,如果合在一起构建一个模式,就是政府管理和干预下的市场经济。传统的计划经济和绝对自由的市场经济,处在这个模型的左右两个端点上,实际上这两个极端情况都是不可能百分之百达到的。大家的分歧所在,就是政府对市场如何干预、干预哪些、干预多少的问题。到1990年代以后,这个问题逐步清晰,人们去探讨是尺度问题,而不会再有人就两个端点孰优孰劣的问题开展争吵了。然而,在当年,我们的曾祖父和祖父那辈人,在经过了民国乱世的长期求索之后最终做出决策时,恰逢冷战两大阵营对立,两种思路非此即彼,我们选择了计划经济,或者说,历史选择了计划经济。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