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93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日期:2012-11-23 09:02:35

中国幸甚。

此时,幸亏有他们在。

以研究《诗经》为自己终生事业且名声大噪的毛亨,在文化大灭绝、大戕害的暴风骤雨来临之时,没有惊慌失措,而是悄悄将古老的《诗经》藏掖于贴身处,选择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弯下身躯,逃离故乡邯郸,与侄子毛苌一起举家北上。

这纯系文化接力中的一种神圣使命在召唤。

据刘师培的《经学传授考》对古文经学《诗经》传承的考证,“《诗经》之学,由孔子授子夏,六传而至荀卿,荀卿授《诗》浮丘伯,为《鲁诗》之祖,复以《诗经》授毛亨,为《毛诗》之祖。”

据三国时期陆机著《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载:“孔子删书授卜商,卜商为之序,以授鲁人曾申,申授魏人李克,克授鲁人孟仲子,孟仲子授根牟子,根牟子授赵人荀卿,卿授鲁人毛亨,亨作《诂训传》,以授赵国毛苌,时人谓亨为大毛公,苌为小毛公。”

哪个文化传承链条更准确,更符合事实,这在今天看来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从中看出担当文化中继者的大师们,他们有着高度的文化自觉,那就是上承下传,接替有序,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所以,毛亨、毛苌的逃离,已经不是简单为自己寻一片避世远祸的安身之所,而是为文化找一块清静休憩,舔痂养伤的所在。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