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72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日期:2012-07-10 14:59:53

很可喜,王弼就是这样的人。

可能是基于与何晏同样的原因,陈寿没有为王弼单独列传,只是在《三国志·钟会传》后将王弼一笔代过。还是不辞辛劳的裴松之先生,通过他的注,才让后人在何劭所写的《王弼传》里,对大师有了更多的打量。

“弼幼而察慧,年十馀,好老氏,通辩能言。”幼喜老子,不让人奇怪;能言善辩,也不让人感觉多吃惊;令人惊奇的是,“时裴徽为吏部郎,弼未弱冠,往造焉。徽一见而异之,问弼曰:‘夫无者诚万物之所资也,然圣人莫肯致言,而老子申之无已者何?’弼曰:‘圣人体无,无又不可以训,故不说也。老子是有者也,故恒言无所不足。’”

这个场景与上文提到的另一个历史场景酷肖极了。

那次,是王弼继祖父少年王粲去拜见左中郎将蔡邕,蔡先生也见而奇之。之间没有对话,直接就下夸赞,“此王公孙也,有异才,吾不如也。”更当场慨而慷之地表示要举行捐书活动,“吾家书籍文章,尽当与之。”

蔡邕的欣赏,当然有着此前对这个少年过多耳闻而产生的由欣赏,但更多的却是出于对门阀族阅的认可,还有就是一个长者对一个晚辈的赏识,他说“吾不如也”,其中戏谑与客气的成分都很大。

这次,是少年王弼造访吏部郎裴徽,被访者也见而异之,但裴先生没有居高临下,以长辈姿态夸赞王弼。而是将对方当作与自己等量级的学者,直接进入学术探讨层面,而且话题颇为尖锐。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