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9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要知道,董先生是在与狼伴舞。“易王,帝兄,素骄,好勇。仲舒以礼谊匡正,王敬重焉。”(《汉书?董仲舒传》)当这位心起异志的藩王别有用心地问他,“粤王勾践与大夫泄庸、种、蠡谋伐吴,遂灭之。孔子称殷有三仁,寡人亦以为粤有三仁。桓公决疑于管仲,寡人决疑于君。”董仲舒也话中有话地对答:“臣愚不足以奉大对。……粤本无一仁。夫仁人者,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最终打消了易王的非分之想。

他由此知道,刘姓诸王时刻怦怦乱跳的篡逆之心。

由此,他也更为知道,自己的儒学思想体系对于这个大一统的王朝该有多重要。

其实,远在与汉武帝关于天人三策的问对之中,他就清楚,自己的学说必将大倡于天下,必将盛行于大汉王朝。因为,汉武帝的貌似问策,其实只是他纠结于脑际的朦胧统治思想欲求得学理上的印证,和哲学上的梳理而已。董仲舒的对策与其说是回应,不如说是董先生用自己的思想体系对汉武帝想法进行的一场理论上的廓清。

董仲舒吸收了自春秋史墨至战国邹衍以来,一直延宕的阴阳五行学说,同时汲取了墨家的思想营养,又对以公羊春秋为主的儒家学说进行神秘主义改造,最后形成了自己自成体系又宽广博大的学术体系。

首先,他认为“天人合一”。强调“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这就确立了君主权力神圣不可侵犯性,但过分膨胀、肆无忌惮的君权,又必须受到制约,所以他制造了“天谴”理论。当人君的行为不合天意时,“天出灾害以谴告之,谴告之而不知变,乃见怪异以惊骇之,惊骇之尚不知惟恐,其殃咎乃至。”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