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200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日期:2013-04-28 22:25:09

第十八卷 第十三章

这次在文艺演出时发生的余震,在某些人看来,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但在外界,产生的影响却是相当大,省内外媒介都做了相关的报道和评述,公众也通过各种渠道对这次事件表示了高度的关注和关切。于是,近期在各个灾区即将举行的各种文艺演出都被取消,即使名声显赫的艺术家表示要积极参加这样的文艺演出,但都一一被拒绝,只不过言辞委婉一些而已。长期以来被公众诟病的地震预报工作及其相关人士,随即变得更加谨小慎微,甚至是战战兢兢起来,尤其是被媒介和公众熟知的地震及气象专家学者们,几乎失去了地震前他们沾沾自喜的权威。纵使像师范大学这类在普通人眼里的高等学府派出的各类专家、学者、教授在各种场合的演讲或讲学,都没有多少人感兴趣,虽然有不少的人在台下正襟危坐,也仅仅是做做样子,给他们一点面子罢了。但官方仍然情绪高昂,官员们反反复复向公众表明他们领导公众进行抗震救灾的决心,以及解决突发事件的能力。但人们对于具体的措施看得远比口号和许诺更重,虽然不至于失去对官方的信任,但他们更希望看到官方拿出切实可行的办法来,杜绝像文艺汇演那样的惨剧在后地震时期再度发生。不过,没有任何人敢做这样的担保,无论是官员,还是专家学者。因此,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人们对于专家一词,采取的都是挖苦嘲讽和嗤之以鼻的态度,对官方公布的数字,也是将信将疑,后来,根本就不再过问那些数字。但不管怎么说,因为是在地震时期,在师范大学的文艺汇演时出现的重大伤亡现象,就不会被认定为重大的事故,而是地震中的某个突发灾难而已,因此就没有谁是主要责任人,谁是次要责任人,即使那两个最终目睹了余震中生命瞬间消亡的两个师范大学的官员,都只能说是地震再次发生时的目击者而已,他们甚至因为没有同其他领导那样因为惧怕风雨而提前离去而获得了师范大学师生以及各媒介的较高的评价,虽然很多人事后觉得,这种评价跟人的能力、素质、操守、品行和道德根本就没多少关系。当然,事情发生后,也没有人肆意对那一群提前离开的各路官员提出质疑或批评,一是不敢,二是不能,三是不允许,四是不可能,五是不愿意。因为诸如此类的情形在日常生活中实在是太过普遍,尤其是在遇到危险,或没有媒介关注的时候。人们私下都说,要走,就走吧!那是他们的权力,也是他们的自由,如果他们坚持坐在风雨中观看表演,然后看到余震带来灾难,让他们真正地感到痛苦,才是怪事。当然,在后来,仍然有一些记者或师生对他们的行为感到忿忿然,但也就是忿忿然而已。唯一让活着的人痛心的,是死亡,也只有死亡。当死者的家属疯狂地冲进死人中,跌跌撞撞走着,终于找到他们的子女或兄弟姐妹的时候,那种撕心裂肺的痛哭,才让每个亲临现场的人动容。那个时候,即使那些蔑视他人生命,那些只能在钻营和谄谀中过日子,那些善于损人又不利己的,那些心肠歹毒无法无天的人,都会意识到自己作为一个人应该具有的感情,虽然在事情过去之后,他们将很快恢复到冷漠、自私、顽固、卑鄙的情景中去,过他们自己的日子去了。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om

(>人<;)